华民股份新科技领域首个投资企业,为何是天太机器人?
2025-07-23
分享到

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共识:美国通过“国家机器人计划2.0”加速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欧盟以“欧洲地平线计划”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中国更是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具身智能纳入未来产业培育范畴。
从春晚登台,到全球首个“人机同赛”的马拉松,具身智能频频出圈,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在时代聚光灯下。5月以来,华民股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迅速发力,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与热议。在新科技领域众多企业之中,天太机器人为何成为华民股份的“首选”?
布局机器人领域,既定战略逐步落地
华民股份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寻多元化发展路径,致力于构建科技平台化布局,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新政的出台,华民股份制定了“出海+源网荷储+投资并购”三驾马车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新能源+新科技”的产业布局,以多维突破的方式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基于前期广泛调研及谨慎考量,华民股份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争取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对天太机器人的投资,不仅是华民股份既定战略的落地,而且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边界、提升新科技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投资天太机器人,源于核心技术优势
天太机器人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聚焦于机器人运动单元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累计获得2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00项,在减速器、中空电机、行星滚柱丝杠、控制器、编码器等关键领域均有技术积累,是行业内极少的掌握全部以上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行星滚柱丝杠和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其技术难度和成本占比均位居行业前列,被视为机器人产业的“卡脖子”技术。作为一家注重创新的上市公司,华民股份深知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股权投资进一步深化与天太机器人的合作,有利于实现自身在立足现有新能源业务基础上的科技平台化布局,为未来实现多产业协同发展筑牢根基。
双方优势互补,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华民股份对天太机器人的股权投资,标志着双方在技术协同、产业融合方面开启了全新篇章。华民股份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运作、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上市公司优势,凭借光伏制造场景下积累的Know-how、供应链体系以及对一线需求的深刻理解,与天太机器人的技术研发优势形成互补,共同推动下游行业进一步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想从马拉松赛道迈向星辰大海,具身智能的前行之路必然要脚踏实地。华民股份选择天太机器人作为其在新科技领域的首个投资企业,并非偶然追逐风口,而是一场蓄势已久的“抢滩”布局。相信在双方的携手努力下,通过整合资本、技术、产业与场景四大要素,必将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助力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最新资讯
-
2025-11-21
集成四大技术方案,华民股份助力构建零碳园区智慧答案在全球低碳转型浪潮下,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破解能源结构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随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华民股份凭借光伏新能源“制造+应用”的产业优势,以与云南祥云经开区管委会创建零碳园区的战略合作为新起点,加速打造鸿新新能源单晶硅片产业园绿电直供源网荷储一体化先锋示范项目,携手合作伙伴探索、构建兼具实践价值与创新意义的零碳园区智慧答案。
查看详情
-
2025-10-09
G12+、电阻率可控、80μm……华民股份以创新助力光伏产业发展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光伏产业正朝着高效化、薄片化、大尺寸化的方向快速迈进。作为光伏电池与组件的核心基材,硅片的技术突破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华民股份旗下鸿新新能源、鸿晖新能源两大硅片研发制造基地,凭借G12+大尺寸规格、电阻率精准控制、80μm超薄硅片等创新成果,打造出覆盖TOPCon、HJT、XBC等主流技术路线的硅片柔性化解决方案,为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查看详情
-
2025-09-27
品牌建设新起点:华民股份控股子公司获授“商标品牌指导站”9月25日,祥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为华民股份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商标品牌指导站”授牌。祥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永志、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东杰出席仪式。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是鸿新新能源品牌战略深化的重要成果,更标志着华民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布局迈上新起点,按下了“技术+品牌”双轮驱动发展的“加速键”。
查看详情